在核设施、放射医学、环境监测及应急救援等高风险领域,准确测量γ射线和X射线剂量率是保障人员安全与环境合规的主要任务。加压电离室巡测仪凭借其宽量程、高稳定性与优异的方向响应特性广泛应用,其测量精度高度依赖规范操作。掌握
加压电离室巡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数据可靠、规避风险的关键。

1、使用前检查,筑牢安全防线
开机前,先检查仪器外壳是否完好,探头有无破损或污染。确认电池电量充足(建议使用全新或高容量碱性电池),避免因电压不足导致读数漂移。开启电源后,观察自检程序是否正常通过,显示屏有无异常代码。
2、预热与零点校准,奠定精准基石
在无辐射场的清洁环境中,开机预热3-5分钟,使电离室内部气体与电子电路达到稳定状态。随后执行零点校准(部分型号自动完成),确保在本底环境下读数接近自然本底值(通常0.05-0.30 μSv/h),排除仪器自身偏差。
3、选择合适量程,确保测量有效
根据预期辐射水平选择合适量程。加压电离室通常具备多量程自动切换功能,从天然本底(nSv/h)到高剂量率(mSv/h)均可覆盖。在未知场强区域,建议从最高量程开始逐步下调,防止超量程损坏或读数饱和。
4、规范巡检操作,获取真实数据
手持仪器,将电离室探头朝向待测区域,保持稳定姿态缓慢移动。避免用手遮挡探头或快速晃动,以免影响响应。测量时,应在目标点停留足够时间(通常30秒以上),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对于点源,需注意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精确记录测量距离。
5、环境因素修正,提升数据可信度
加压电离室虽抗环境干扰能力强,但仍需注意温湿度可能影响性能。在高温、高湿或强电磁场环境中使用后,应及时返回安全区验证读数。避免在雨雪天气露天使用,防止水分侵入高压腔体。
6、使用后处理与安全存放
测量结束后,关闭电源,用干软布清洁仪器表面。若进入污染区,需按规程进行表面污染检测与去污。仪器应存放于干燥、阴凉、无辐射源的专用箱内,远离强磁场与腐蚀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