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诊断计量仪是医疗辐射防护与设备质控的设备,用于精准测量X光机、CT、乳腺摄影等设备的辐射输出参数。其数据直接关系到患者受照剂量是否合理、影像质量是否达标及医院是否合规。若操作不当,轻则导致测量偏差,重则误判设备状态,带来安全隐患。掌握
X射线诊断计量仪科学、规范的使用方法,是保障放射诊疗安全的核心环节。

一、使用前准备:校准确认,环境检查
确认X射线诊断计量仪在有效检定周期内(通常每年一次),并完成开机自检;
检查电离室外观无破损、电缆无弯折,连接牢固;
预热仪器10–15分钟,使电子元件达到热稳定状态;
清理X光机照射野,确保无遮挡物,机房门关闭,警示灯开启。
二、探测器正确放置:位置决定精度
普通X光机:将指形电离室置于影像接收器平面中心,长轴与X射线束平行;
CT设备:使用专用CTDI电离室,插入标准模体(如16cm或32cm直径)中心孔,确保覆盖扫描范围;
乳腺机:采用薄型平板电离室,紧贴压迫板下方,避免空气间隙;
所有测量中,电离室敏感体积必须位于X射线主射束中心,且避开散射源。
三、参数设置与测量执行
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对应模式(如“剂量”“kVp”“HVL”“PDA”);
设置与X光机一致的SID(源像距)、照射野大小及曝光条件;
启动曝光时,操作者应退至控制室,避免人为干扰;
单次曝光后,等待读数稳定(通常3–5秒),记录空气比释动能(Ka)、剂量面积乘积(PDA)等关键值。
四、特殊项目注意事项
半值层(HVL)测量:需依次叠加不同厚度铝片,测得多组剂量值后拟合计算,确保铝片纯度≥99.9%;
管电压(kVp)验证:部分计量仪通过能谱分析估算kVp,需配合非介入式kV传感器提高精度;
透视剂量率:应模拟临床操作,连续曝光10秒以上,取稳定段平均值。
五、测量后处理与维护
关闭电源,用软布清洁电离室外壳,严禁使用酒精或腐蚀性溶剂;
将电离室放回防震盒,避免挤压或高温存放;
导出数据生成质控报告,对照《WS76》《IEC61223》等标准判定是否合格;
若长期不用,每月充电一次,防止电池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