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产品中心 技术文章 新闻动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美国TISCH公司
 
英国Partech
 
德国stalker
 
美国ESC
 
美国 奥立龙Orion
 
活度计
 
Casella CEL
 
美国Gilian
 
便携式放射性测量设备
 
固定式放射性监测设备
 
辐射防护用品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美国Met one)
 
环境质量监测(美国QUEST)
 
美国YSI水质分析仪
 
美国ISCO公司产品
 
美国HACH产品
 
美国雷曼水质分析仪
 
美国特纳水中油分析仪
 
德国WTW水质分析仪
 
意大利Hanna水质测定仪
 
元素分析类仪器
 
美国臭氧分析仪/甲醛检测仪
 
英国凯恩烟气分析仪
 
美国华瑞气体检测仪
 
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
 
英国ION离子气体检测仪
 
德国德尔格气体检测仪
 
美国霍尼韦尔气体检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医学物理
 
 
公司:上海纳优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经理
手机:18019425599
电话:021-54339375
传真: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875-8998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春光路99弄26号504-505室
邮编:20110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再一次出空缺  基础研究还需更宽松环境
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再一次出空缺  基础研究还需更宽松环境
点击次数:1476 发布时间:【2013-01-23

编者按:我国获得自然科学奖的课题,平均出成果的时间为14年,这样的特点让基础研究要出成果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因而也让基础研究出成果的机率降低
  
  大奖难得!这是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布之后,很多人的感叹。
  
  今年国家科技奖颁布,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又一次空缺,距离2009年《中国植物志》编研组斩获该奖,已有4年之久,这也是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第9次出现空缺。人们往往将自然科学奖,看作是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象征。也因此,这个奖项就具有了特别的“含金量”。
  
  需要多一点等待的耐心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三大标准: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
  
  回顾曾经的获奖项目,无不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取得的成果,科学价值震惊国内外。2003年度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它耗时20余年,在世界上证实了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zui惊人的发现之一”;2009年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更是“规模宏大”,它耗费了80年的时间,耗尽了四代科学家的心血,作为植物的“户口信息”,这一类书的编纂极为艰巨繁杂,世界上许多国家至今仍未完成。
  
  从这些曾经的获奖项目可以看出,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都耗时极长。
  
  这也是基础研究领域zui大的特点,对于这一点,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也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获得自然科学奖的课题,平均出成果的时间为14年,这样的特点让基础研究要出成果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因而也让基础研究出成果的几率降低。对此,今年的获奖代表吴衍记深有感触:“基础学科是‘硬骨头’,需要花费时间并要经历长期沉淀,能做出成绩的速度就更慢一些。”
  
  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
  
  如果能摒弃对*的偏执追求,就会看到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数量每年都有很大增幅,2009年,自然科技奖的获奖项目有28项,2010年30项,2011年36项,而今年的数量则增加到41项,增幅达到13.9%,其中生命科学、纳米科学领域的成果分别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9.4%和22.2%。
  
  对于这一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认为,近年来,我国自然科技奖获奖数量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发表在主要科技期刊和重要会议上的SCI论文共15.7万篇,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12.49%。按照SCI论文数量排序,我国保持了2006年以来的名次,居*2位,仅次于美国,于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
  
  这与近年来对基础研究投入增加不无关系——2011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达到411.8亿元,增幅达到26.9%,而主要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0年来经费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7%,2012年更是获得国家财政拨款235亿元,这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感叹不已,连称“基础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而今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孙鸿烈院士也认为这几年“基础研究的投入上去了”。
  
  基础研究还需更宽松环境
  
  当面对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何会空缺的追问时,很多专家都表现得很淡定,他们甚至认为空缺未必不是好事。“宁缺毋滥,这说明要求高,其评选是与水平在同一标准线上的。”陈宜瑜说,他也是今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
  
  尽管大家认为应该耐心和宽容。但他们也承认这种缺失说明“基础研究的量上去了,但还没有质的突破”。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基础研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孙鸿烈院士认为,基础研究有些领域集中度不高,需要在有发展苗头的前沿领域进行由上而下的组织。
  
  陈宜瑜分析说,有些项目原本应该整合在一起研究,但由于受到年度考核等评价指标的影响,存在一些将大课题拆分,以便于分期“交差”的现象。他还举例说,我国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出现了很好的研究态势,但才露出一点苗头,科研人员就抢发论文,结果反而被其他国家跟踪反超。“可惜的是太急于求成,有时基础研究积淀一下,反而能走得更远,更。”
  
  今年国家zui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应该给予基础研究更宽松的环境,能让这个领域充分发挥“自由探索”的精神。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 /news/detail/40182.html

 

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上海纳优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管理登陆 ICP备案号:沪ICP备12030661号-2 document.writeln("")